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科研 > 广水市2011年“五优”一等奖论文《知书还要明理——浅析小学生礼仪道德教育》作者:李海华

广水市2011年“五优”一等奖论文《知书还要明理——浅析小学生礼仪道德教育》作者:李海华

2011年10月20日 00:00:00 访问量:818

 

知书还要明理
——浅析小学生礼仪道德教育
 广水市长岭镇中心小学 李海华 
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,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,在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,礼是很重要的范畴;在人的行为规范之中,礼仪是最起码的、基础性的规范。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,可以彰显人们的道德水平。礼仪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,从他的仪态和行为中,体现出对“礼”的价值的认知水平和对“礼”的执行的修养程度。
一、礼仪与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
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,总是通过“礼仪”来显现“礼”的修养,显现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。人的道德素质是沉淀在内心世界的,但是,它可以通过人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。因此,通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运用的程度,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、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。
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就是这个道理。从人的一生来看,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“礼”和“礼仪”。人出生后,父母就教育他如何待人接物,如何注意仪表仪态。待人接物要诚恳、谦和、礼貌;仪表仪态要端庄、文雅、得体。这其实就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。此后,人们才学习善良、宽容、诚信等道德规范。这就是以教“礼”为基础,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,提高道德品质,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。
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。有道德才能高尚,有教养才能文明。日常生活中,得理不饶人,失理不道歉,无理搅三分的现象屡见不鲜,其实都源于心中无“德”。一个有道德追求的人,他会处处为他人着想,尊敬他人,因为他懂得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。一般说来,一个有道德的人,往往是一个知礼、守礼、行礼的人,他必定会时时处处都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行事。一个缺德的人,他总会以自我为中心,损人利己,更淡不上尊重他人,施人以礼了,于是便出现“粗野、粗鲁、粗俗、粗暴”“四粗”现象。所以说,礼仪是由道德决定的,没有内在的修养,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。
一个有“礼”之人,往往会表现为谦恭的态度、文明礼貌的语言、优雅得体的举止。一个无“礼”之人,一句话的口角,一个小节的不注意,都会成为冲突的借口。在我们评价一个人有“礼”、“无礼”时,不只是考虑到他的外在表现,还会从道德层面来进一步评价他。有“礼”与有“德”相通,无“礼”与缺“德”相连。也就是说,我们把“礼”看成是教养的外在,“德”看成是教养的内在。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,针对任何对象,都能体现礼仪的规范,那么他内心深处的道德良知也一定是可敬的。
二、礼仪与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
⒈家庭礼仪教育的欠缺
当今的小学生从小被家人视为保护对象,是家中的“小皇帝”,父母的“掌中宝”。习惯于别人的尊重与表扬,自我意识强,不懂也不会尊重他人。进入学校后,不知如何与别人相处,与人交往缺乏自信、没有勇气、不爱说话,说不好话又很自悲。怜爱之心本无可指责。介是,当这种爱心一旦缺乏正确的导向甚至泛滥成为“溺爱”的时候,事物往往就走向了反面。玉不琢不成玉器。对孩子万般呵护,却忽略了对璞玉的雕琢,使孩子逐渐养成以“自我为中心”,唯恐天下不乱、唯我独尊的思想。同礼仪的核心思想——尊重、关爱他人、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。其实许多家长都意识到了这一点,但是他们却抱着“孩子还小,长大就会好”的得过且过思想,放松了儿童启蒙教育这重要一课。一些家长认为,现代社会讲自由,不懂文明礼貌没关系,只要学习好,有本事就行。
⒉学校礼仪教育的欠缺
在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,往往存在着“一锅煮”、“一刀切”的现象,流于形式,事倍功半。从学前教育看,他们将较多的精力首先放在保证儿童的安全与健康上(这无可厚非),但在教育方面,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盲目性。其具体体现为:一是将小学知识教育提前化,幼儿园开始学习小学一、二年级的语文、数学课程;二是急功近利,缺乏针对性、不切实际地培养所谓的“小舞蹈家”、“小音乐家”、“小书法家”、“小棋手”等。不论上述哪种情况,其共同的不足就是对礼仪教育的忽略与放松。当儿童进入小学,如果学校的礼仪教育能跟得上,那么完全有可能弥补他们在学前教育上的不足。遗憾的是,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,学校主要想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,甚至有的老师有意无意地传授学生弄虚作假的手法,不断提高升学率,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,放松包括礼仪教育内在的道德品质及审美教育。当然,这些年来,对学生的思品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,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。但是,我们不得不承认,在思想认识上对《教育发展规划纲要》的要求,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;在有关教材中和课时安排上,学校与老师的思想认识里,礼仪教育方面上所占的比重确实少了些;对学生在礼仪方面的操守,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和评价机制。说到底就是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存在某些偏颇。
三、关于礼仪与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
    (一)言传身教,抓好家庭礼仪教育
  礼仪教育必须从家庭做起。“对孩子来说,家庭,就是社会秩序的缩影,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楷模。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将深刻地影响着孩子,将来他对待他人时将主要以此为依据。”家庭礼仪教育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,抓好四个启蒙教育。
  ⒈尊敬长辈的启蒙教育
  “尊老爱幼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在家庭礼仪教育中,首先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、尊敬长辈。 (1)要把尊敬长辈的礼貌用语融入日常生活中,如:早上起床,教育孩子有礼貌的向老人打招呼:“爷爷奶奶早上好!”出门要说:“爷爷奶奶再见!”等。(2)坚定地拒绝孩子对长辈的不适宜行为,如:吃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面前,不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。(3)教育孩子体谅和关心长辈的状况。长辈身体不适,要学会问候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如端杯水,提醒爷爷奶奶吃药,爸爸妈妈下班回家,要在他们进门时帮忙接包、拿拖鞋等。
  ⒉邻里友好的启蒙教育
  “远亲不如近邻”。家长要教育孩子,任何时候首先都要与离自己最近的人搞好关系,互相帮助。近邻的关系都搞不好的人,很难想象他能关心更多其他的人。家长要让孩子看到,做一个好邻居,和睦相处、团结友爱尤为重要。平常的生活无论是楼道里的一声问候,还是见面的会意一笑,都是呵护邻里缘分的一次良机。邻里关系处理得好的关键,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。诸如:当孩子白天准备放开音量收看电视或听音乐时,应先让他想想邻居有无上夜班的在家休息;当你在高楼阳台为花浇水时,应告诉孩子要先看看楼下是否有人,有没有晒着衣被;当你的孩子与邻居小孩吵架时,就应先看看别人的孩子有否受伤,并主动带孩子去邻居家问个究竟、道个歉……家长时时刻刻不忘记营造出一个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邻里氛围,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启蒙。
  ⒊礼貌用语的启蒙教育
  礼貌用语很重要,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交流,用语言来表达情感,美的语言、礼貌的语言能够使人们在交往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,既给别人以快乐,也给自己以快乐。小孩的语言最初更多来自于家庭的启蒙,家庭的礼貌用语启蒙教育更多来自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。现代中国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,他们在家庭中,物质和精神上都享受到最大的爱,而且这种爱是单向爱,等孩子长大以后,不懂礼貌,不知道关心人,自私自利,作为父母,非常苦恼。有经验的父母知道,在这种情况下,事后指责、呵斥孩子,效果并不是很好,不如事前经常用“故事”进行引导。故事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,不管是讲者还是听众都当作是一种好玩的事情,开心愉快。家长们可以选取一些涉及文明礼貌方面的故事经常给孩子讲解。利用故事中的生动、形象的情节和主人公良好的品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,坚持下去,可以引导孩子向起息有度,举止有礼,孝敬父母,尊敬长辈,爱学习、爱劳动,识大体,解人意等方向发展。
  ⒋文明行为的启蒙教育
  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提出:“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。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,从娃娃抓起……要在家庭生活中,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,相互影响,共同提高,形成良好的家风。”家长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礼仪教育氛围。(1)家长应具有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期待。(2)家长应不断提高礼仪教育水平。家长是子女模仿学习的榜样,如家长不讲礼仪,将会对子女礼仪教育的养成起消极作用。(3)重视家庭礼仪氛围。如果家庭充满和睦温馨、积极向上、以礼相待的气氛,儿童就会有安全感和舒适感,这种气氛容易激励孩子奋发向上,形成良好的礼仪。
 (二) 阵地建设,抓好学校礼仪教育
学校是小学生礼仪教育养成的主阵地,学校教师在礼仪教育中起主导作用,学校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小学生礼仪教育养成,使其继续发展。因此,要充分利用学校小环境阵地建设,抓好礼仪教育。
⒈创建良好的礼仪教育校园氛围
  一种集体的习惯,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,因此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环境,是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的。礼仪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,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。学校全部工作就是要营造高品位的礼仪教育文化氛围,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、感悟、理解,净化灵魂,升华人格,完善自己。如加强文化建设,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、每一个人都发挥礼仪教育的功能,学校的宣传栏、班级教室的黑板报每期都要有介绍礼仪教育常识的内容。
  ⒉利用管理制度规范礼仪教育
礼仪教育要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结合。制度建设就是解决标准问题,通过礼仪教育制度建设,让孩子们知道什么行为是文明的,什么行为是有礼貌的。利用制度的规范性、强制性和奖罚、激励机制,引导学生增强礼仪、礼节、礼貌意识,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。
  ⒊通过各班队活动向学生进行礼仪教育
  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,建设良好的班风、校风,把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与对集体的教育结合起来,发挥平行教育的作用,使两者互相促进,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中,自觉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学校的价值导向相一致,不断升华思想、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。让学生积极参与,通过有趣有益的活动,促进礼仪养成。
  ⒋通过各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礼仪教育
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并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,各学科教学的老师都要明白,礼仪教育教育与每一个老师都有关系。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活动,当然下课之后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一样重要。礼仪教育应与各科教学相结合,每一个老师都要注重榜样的作用。教师是教育工作者,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,教师的榜样在礼仪活动中无疑是一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,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朝夕相处,教师的一颦一笑、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。教师应该成为礼的化身,学校就是通过教师的作用,使礼无所不至,从而最终完成社会教化。因此教师应首先学习和应用礼仪,时时处处率先垂范,做到彬彬有礼、语言文明、仪表庄重大方、仪态和蔼可亲,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  另外,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。人是社会的人,小学生必将走上社会,社会必将影响人,人也会影响社会。在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中,必须从社会的维度着重抓好礼仪教育。
四、结束语
儿童在教育中发展,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,在教育中实现人生。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,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。他们的发展就是生活,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。道德不是说出来的,是练出来的。道德教育要依靠家长的榜样、教师的人格、社会的影响、学生的实践和训练。只有在调节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力量,使之形成积极正确的教育合力下,小学生礼仪教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。
 
编辑:李海华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广水市长岭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广水市长岭镇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鄂ICP备16022998号-1
联系地址: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长岭镇北街192号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